部门简介

成人教育中心简介

bet356成人教育中心是我院归口管理各类成人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化培训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学院对外合作办学、成人继续教育和社会化培训工作。

成人教育中心依托学院本部强大的师资队伍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社会化培训业务,拥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506亩,现已建成综合楼、冶金教学楼、机电教学楼、图书馆、学子食苑、后勤服务楼、标准化体育场、体能拓展中心以及2栋实训楼、8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15.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学院现有教职工182名,其中:在编教职工16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5名、讲师62名。学院现设地矿与建筑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与机电工程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采、选、冶专业为主,化工、机电、建筑、园林等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拥有开展矿山地质、矿山测量、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技术、矿物加工技术(选矿技术)、有色冶金技术、安全健康与环保(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数控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金属压力加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铸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设备与维修、精细化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酒店管理等27个专业学历教育与相关培训的师资、设施条件。

学院相继建成了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焊接、钳工、电工及电器维修、化工、建筑、选矿、冶金等10个校内实训车间,建成了数控仿真、液压传动、机械原理、光伏发电、可编程控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及电气控制、单片机、电子电工、现代分析仪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环保检测、力学与机械性能、井下通风、碎矿与筛分、磁电选矿、磨浮与重选、火法冶金、湿法冶金、金属材料、建筑施工、钢筋加工、园林等32个实体实验实训室;建成了建筑预算、火法炼铜、化工操作等4个计算机仿真实训室。实习实训和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4157.5万元,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单槽浮选机、高压电选机、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仪、电力拖动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等大、中型仪器设备460台,各种小型仪器、工卡量具和实训用品近千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学院拥有近20个计算机和网络教室,能够用于教学培训的电脑近800台。拥有承担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各类大型标准化考试的优越条件。各类实训基地能够同时承担近800人规模的成人技能培训,单一工种同期最小培训规模不少于50人。

学院积极推行“7S”现场管理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三段十项”实验实训教学规范,技能教学效果突出。学院鼓励师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师生参加国家、行业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以来,先后有96名学生、22名指导教师在国家、行业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行业大赛团体一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21人次。

学院内设金昌市第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有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23号站培训考试基地,覆盖了16个通用工种和5个有色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建成了完备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能够鉴定的通用工种有:电工、焊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金属热处理工、汽车修理工、工程测量员、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砌筑工、架子工、钢筋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家政服务员。行业工种包括有色金属冶炼(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解精炼工)、井下支护工、矿山救护工。2015年以来,学院先后组织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17期,共组织3586名学生和1000余名社会考生完成了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合格取证率达到80%以上。

学院优越的办学条件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搭建了优质的成人教育与培训平台,为举办各类成人理论与技能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被金昌市列“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被国内近30家大型企业确定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学院“紫金家园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等8个部门首批认定为“甘肃省省级众创空间”,是全省高职院校仅有的2家众创空间之一。

成人教育中心中心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开设了开设环境保护与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经济管理、金融、工商企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开展了面向本院学生的专升本(3+2)、专接本、自学考试教学辅导等类型的学历提升教育,为本院在校高职生打通了学历提升通道。目前,已有80余名在校高职学生通过上述渠道获得了本科文凭,多人被授予学士学位并考取了本科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

未来,成人教育中心将进一步拓展联合办学的广度与深度,积极促进成人培训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通,促进成人培训与职业教育实施双轮驱动,积极服务社会,搭建高质量的成人教育与培训平台,开展各类社会化培训,探索建设市民便捷教育和终身教育平台;助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努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 bet356